AI 不是一个产品,只是一个功能

原文地址:不要轻易地走进 AI Native(AI 原生)


作者用的上海地铁的例子非常贴切:“用户不会因为乘坐地铁使用的支付方式是支付宝就坐地铁,也不会因为付费用的 App 广告多就不坐地铁。”

由此引出一个观点:

如果你的需求对应的品类里,有一个成熟方案和一个 AI Native 新秀,你应当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,等待前者补充 AI 功能,而不是尝试后者,等待后者完善主功能。

对此观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:

被视为颠覆 Google 的 Perplexity。截至目前,Perplexity 的搜索结果来自 Bing 和一部分自建索引。

这意味着,传统搜索引擎是 Perplexity 向用户交付产品的关键上游

Perplexity 为了减少对传统搜索引擎的依赖而选择完全自建网页索引系统,这无异于“为了支付宝而建一条地铁”。


另外还有来自猫鱼周刊的实例:

技术圈很火的 Cursor,没有重新开发编辑器,只是基于 VSCode 深度开发,打磨 AI 编辑的体验;很火的 Arc 浏览器,也没有重新开发浏览器内核,基于 Chrome 重新打磨了 UI 和一些 AI 相关的功能;Midjourney 一开始甚至没有开发自己的网站和界面,而是基于 Discord 进行交互。

点此查看原文